由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、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足协联合发布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足球竞赛日历近日揭晓。这是三方首次共同推出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安排。业内专家表示,统一赛历从无到有,是深化体教融合及推动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重要步骤。同时,中国篮协与中国排协也在积极推进类似的工作。
对于一名年轻球员而言,高质量比赛对其成长至关重要。目前,国内已有多项国家级青少年赛事,包括教育部主办的校园足球联赛、中国足协会负责的中青赛,以及全运会和全国青年三大球运动会等。此外,还有潍坊杯、“熊猫杯”等地方国际赛事。然而,以往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计划独立安排赛事,经常出现时间冲突,使得一些球队不得不做出取舍。而且,由于某些客观因素,一些比赛临时公布了日程,有时候甚至直到比赛前才通知报名,这让队伍难以应对。
一位基层教练接受采访时提到:“我们曾经遇过这样的情况:暑期举办的一场比赛,我们到了六月下旬才接到报名通知,而早在五月之前我们已经规划好了七八月的训练与比赛计划。更糟糕的是,报名窗口仅几天,让想参加的人来不及组队。”
他进一步指出,“有了统一赛历,不同水平和层次的球队能够找到合适自己实力范围内的竞争机会,从而不断提高水平。不然虽然表面上看似很多,但实际上实力差距很大,各部门虽投入资金,却造成资源浪费。”
此次发布的新统一赛历涵盖男子U13至U18共6个年龄段以及女子U14至U18共5个年龄段,其中包括中青赛、体校杯、职业俱乐部梯队进行的大量竞技活动,并标注不同颜色使信息更加直观明了。中国足协青少部负责人程旭表示,此份新规不仅便于统筹优化,也能凝聚力量,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。“这份新的竞赛车例经过深入研究讨论明确重点,将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行程,提高参赛便利性。同时,与相关单位结合本案,对未来培训工作的提升也将起到促进作用。”他说。
此外,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负责实施高中组与大学组校园足球联赛。一位学体联官员认为,通过整合并错开关键事件,可以为学生球员的发展提供良机,更好地实现体育与教育相结合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篮球协会日前已发布2025年的竞选日历,将所有项目按优先顺序分成五类。其中涉及的重要赛事仍待细节确定后予以公告,同时致力于解决现存问题,实现协调发展。
"沟通"成为受访者反复提及的话题之一。程旭透露,他们自2024年秋季就开始着手制定这一方案,多轮交流确保有效执行。他们希望通过提前沟通,即使面对国际重大事件可能引发时间上的重叠,都能寻求最佳解决办法。
肖红安亦强调,在完善合作关系之后,会依据各种类型的重要程度科学调配,例如优先保证国际或重大赛事,再调整其他项目之间日期,以增强整体效率。如果这些措施落实成功,那么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还有待观察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是迈向高效配置资源、更好打破体育与教育壁垒的重要第一步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