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识:推力和拉力
推力和拉力属于弹性形变。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,当其发生形变后,如果外力撤去,物体能够恢复到原始形状的力称为“弹力”。该弹力的方向与导致物体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。
不同材料的形变形式各异,例如将重物放在塑料板上,塑料板被压弯后会产生向上的弹力,以支持重物。又如将物体挂在弹簧上,弹簧被拉长后会产生向上的弹力,作为其对物体的拉力。除了塑料和弹簧,任何物体都可能发生形变,虽然有的形变明显易见,有的则微小得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。
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形状或体积变化被称为形变。能够在外力停止作用后恢复原形的形变被称为弹性形变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物体会在恢复原状过程中对接触物体施加力,这种力称为弹力。处于弹性限度内,物体对施加形变的外力产生的力即为弹力。
弹力是一种接触力,仅在物体接触的地方存在,但物体之间的接触并不一定产生弹力,因为弹力的产生需要接触和相互作用。
弹力产生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。通常提到的压力、支持力和拉力均为弹力。弹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,而压力或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,并指向被支撑或压迫的物体。
拉力也是弹力的一个实例。绳子的拉力是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,其方向沿绳子收缩的方向。
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下,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(或缩短)的长度成正比。这一关系可以表示为 F = -kx,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,以牛顿每米(N/m)为单位,负号表示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。这是由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,被称为胡克定律。
所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。一旦超过弹性形变范围,物体将完全失去弹力,这种超出弹性范围的形变称为“范性形变”。
弹力的实质在于分子间的作用力。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,分子间的间距会改变,导致引力和斥力失去平衡,从而产生弹力。若外力过大,分子间的距离拉至过大,分子会移动到新的稳定位置,外力去除后也无法恢复,形成永久变形,这便是弹力的本质。
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助你理解这些概念。
关于力的计算公式
1. 重力 G = mg
(方向竖直向下,g = 9.8 m/s2 ≈ 10 m/s2,作用点在重心,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)
2. 胡克定律 F = kx
{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,k:劲度系数(N/m),x:形变量(m)}
3. 滑动摩擦力 F = μFN
{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,μ:摩擦因数,FN:正压力(N)}
扩展资料:
弹簧弹力公式
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F = kx,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,单位是牛顿每米(N/m)。
劲度系数与材料性质有关,弹簧的软硬程度取决于其劲度系数的不同。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通常也会不同。该公式的负号表示弹力方向与弹簧伸长(或压缩)的方向相反。